我国的艺术类高等院校正处于不断优化和发展的阶段,艺术教育呈现多样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应该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加强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转变原有的教育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需要。应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们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一、创新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要求,能够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技术人才,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校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创新工作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轨迹,以敏锐的视角优化教育的结构,加强学生们的知识摄取量和实践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才。
二、艺术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方式
(1)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提升综合素养。在进行创新工作之前应该确立基本的探究和实践目标,明确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保障创新培养工作有的放矢。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行业走势情况,应该从知识储备量、艺术技能水平、个人素养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全面的人才培养工作。现阶段的艺术类高校人才的综合素养亟须进一步优化,避免发生过于注重艺术技能而忽视理论知识和学生思想品格的情况。在课程结构体系中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艺术鉴赏等课程,确保显性和隐性素养的全面发展[1]。例如,定期为学生们提供系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老师认真倾听学生们的烦恼,尊重他们的表达,帮助学生们舒缓学习的压力。此外还应该优化学生们的意识,确保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提高老师执教能力。老师是艺术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先行军,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优化自身的意思,明确创新的必要性,对之前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第一,学校应该定期聘请专业的艺术家和企业的一线人员举办知识讲座,开拓老师们的眼界,提升对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第二,学校应该为表现优异的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号召老师提高自身的学历。出海外访学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水平。与国内外的高校进行联合授课活动,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第三,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老师到企业中考察和实践,从而获得最新的资讯,提升执教的效果。
(3)增加实践机会,构建实践教学机制。应该深化改革教育的模式,以创新为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实践为基本的导向,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机会,构建实践教学机制,提升艺术类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丰富了生活。第一,学校应该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们打造专业化的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们直接参与到业务项目中,逐步了解项目的实施流程以及基本的运作方法,在演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掌握改进和优化的方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树立发展的观念,审视自身的问题,找到前进的目标,为之后的就业积累宝贵的经验[2]。第二,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竞赛中,在比赛中彰显自身的艺术特点和思想价值,在竞技中不断摄取新的理念和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能力。
(4)跨学科配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艺术类高校应该结合不同艺术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该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逐渐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竞争力以及社会服务意识。在课堂教学和课程配置时应该改变固有的模式,打破狭隘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以倒推法为基础进行课程配置。在制定课程内容时应该以市场中的人才需求情况为基础,不仅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应该开拓思维,促进多个学科的相互融合。例如,学生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设计软件的应用等;同时还应该提升艺术鉴赏的能力,面对一件作品时可以直观地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与课程相关的一些人物传记和历史知识,能赋予作品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经贸实践》 网址: http://www.jmsjzzs.cn/qikandaodu/2021/032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