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 ——东盟经贸现状浅析

来源:经贸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

一、引言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为加强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后中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同周边国家合作,特别是与我们为邻的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在这一倡议的指导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交流不断扩大与深化,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 二、当前中国——东盟经贸的发展概况 东盟(ASEAN),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经过多年发展,东盟现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和柬埔寨共10个成员国,地域总面积44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5.76亿,GDP达到15062亿美元。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东盟经济加快发展,成员国之间对话交流频繁。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东盟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多边区域性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下,经贸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1.双边贸易与经济增长明显且贸易逆差在扩大 经过多年发展,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双方贸易额增长幅度快速增加,近10年来,年均增长超过20%,不断创出新高。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高达5878.7亿美元,实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1%,增速超过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其中,出口319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进口26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8年成为继欧盟、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前七大贸易伙伴中,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增长最快,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然而伴随着高速增长的经济,双方的贸易存在着不平衡。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东盟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在高新技术上的产品又不如发达经济体国家,出口优势较弱;与此同时,中国又大量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水果农产品等商品,这就造成中国对东盟存在贸易逆差的现象。 2.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东盟国家各自发展阶段不同,有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其经济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等为主;中国向新加坡出口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品。马来西亚和泰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经济有一定基础,主要以工业、制造业、旅游业和农业等产业为主,中国同其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均有一定比重。而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制造业相对薄弱,中国对其贸易则以资本技术输出为主。双方贸易潜力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建设,不断扩大贸易规模。通过贸易发展吸引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加速流动,带动了产业在区域内合理布局,优化了区域供应链系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3.东盟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中国——东盟自有贸易区的建成,成为了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第三个世界经济合作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的发展壮大,其贸易量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13%。在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中,东盟已成为全球和区域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第二大办公自动化设备和通信器材,以及化工、汽车、医药、纺织、成衣等重要出口地区,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因此,东盟的各成员国也更多的参与到了全球的事务当中,并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筹码和发言权。 三、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东盟成员国之间经贸发展不平衡,国别集中度较高 东盟成员国中既有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也有像泰国与马来西亚这样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国家,更有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的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成员国之间本身就发展不平衡。中国与东盟各个成员国之间都有经贸往来,但贸易量排在前五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合计占到东盟贸易总量的91.3%,而其余五国则占比很少。东盟国家中,从中国进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难看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中,国别的集中度较高。究其原因是成员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其在与中国经贸往来上的不平衡。 2.东盟成员国内部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东南亚国家政治制度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各个民族部落众多,东盟的十个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各民族发展也差异巨大,民族、宗教、文化等各要素都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国与国之间均存有或多或少的分歧;其次,由于历史原因积怨和主权领土的纷争,造成了成员国之间局势的不稳定性,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政策协调上的一致性,从而也影响了中国——东盟之间的广泛深度的合作。 3.西方国家干预与“中国威胁论”的泛起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返亚太,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打破了南海的平静,也给东南亚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结束反恐战争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心又开始重回大国竞争,并视中国为全面挑战美国的主要威胁,加强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兵力部署随即成为美军全球战略的首要任务。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通过干预别国内政,鼓吹中国威胁论,试图抑制中国的崛起。同时,美国逆全球化,挥舞关税大棒,开启贸易保护主义,搅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破坏了东南亚国家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的策略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自贸区内各国协调发展 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要素禀赋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在产业结构和要素禀赋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应加强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过程中的协调,充分利用成员国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行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整合,协调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逐步在区域内构建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扩大与加深区域内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互利合作的关系,积极促进双方基于产业和要素禀赋的合作。同时,双方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调机制,推进区域互信机制的建设,利用各自国家的发展优势,寻找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避免恶性竞争,使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利益能均衡分配。 2.尊重东盟共同利益,通过谈判磋商化解摩擦与矛盾 由于东盟国家间民族,宗教,文化,政治都不相同,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成员国之间会有分歧与矛盾。这种分歧和矛盾是东南亚国家间交往时客观存在的,是正常国家间关系难以避免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南亚国家应当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彼此分歧,而不应该使双方的分歧政治化,扩大化,影响双边的全局关系。无论是领土争端,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双方都应秉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态度,开展对话与沟通。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可以暂时搁置,等时机成熟后,再加以妥善解决。在经贸争端问题上,可以建立中立的协调、仲裁机构来解决,统一市场与各国利益可能会产生的冲突,通过各方谈判磋商,化解摩擦与矛盾。各方应把握共同利益,共同促进经贸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3.加强抵御西方干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盟国家应认识到,中国的迅速崛起,不会给地方区域性稳定造成威胁;同时,会促进东盟之间的交流合作,加速该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国——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东盟各国应明确西方国家的意图,加强抵御西方的干涉,让整个中国——东盟增强凝聚力,形成新型的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力命运共同体。 五、结束语 东盟国家是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参与者、受益者。然而在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复苏,美国违反现有国际贸易规则,肆意向中国大幅加征关税,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动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民营企业。这不仅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和人民利益,而且破坏全球和地区产业链,也波及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威胁到基于规则的多边自由贸易体系。面对这种环境,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着力加强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孙金彦,刘海云.“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6,(06). [2]侯铁珊,宋岩.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关指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07). [3]王勤.当代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格局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4]鞠建东,余心玎.全球价值链研究及国际贸易格局分析[J].经济学报,2014,(02). [5]王静,孙喜勤.中外学者谈中国-南亚合作[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03). [6]张建中.后危机时代中国与东盟的外贸发展趋势及贸易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1,(05). [7]吴金平,赵景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J].亚太经济,2009,(03). [8]谢锐,肖皓.基于技术分类视角的中国—东盟出口结构相似度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01). [9]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03). [10]赵壮天,雷小华.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及对南亚合作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3,(07). 一、引言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为加强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后中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同周边国家合作,特别是与我们为邻的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在这一倡议的指导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交流不断扩大与深化,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二、当前中国——东盟经贸的发展概况东盟(ASEAN),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经过多年发展,东盟现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和柬埔寨共10个成员国,地域总面积44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5.76亿,GDP达到15062亿美元。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东盟经济加快发展,成员国之间对话交流频繁。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东盟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多边区域性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下,经贸发展所呈现的特点:1.双边贸易与经济增长明显且贸易逆差在扩大经过多年发展,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双方贸易额增长幅度快速增加,近10年来,年均增长超过20%,不断创出新高。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高达5878.7亿美元,实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1%,增速超过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其中,出口319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进口26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8年成为继欧盟、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前七大贸易伙伴中,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增长最快,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然而伴随着高速增长的经济,双方的贸易存在着不平衡。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东盟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在高新技术上的产品又不如发达经济体国家,出口优势较弱;与此同时,中国又大量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水果农产品等商品,这就造成中国对东盟存在贸易逆差的现象。2.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东盟国家各自发展阶段不同,有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其经济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等为主;中国向新加坡出口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品。马来西亚和泰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经济有一定基础,主要以工业、制造业、旅游业和农业等产业为主,中国同其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均有一定比重。而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制造业相对薄弱,中国对其贸易则以资本技术输出为主。双方贸易潜力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建设,不断扩大贸易规模。通过贸易发展吸引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加速流动,带动了产业在区域内合理布局,优化了区域供应链系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3.东盟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中国——东盟自有贸易区的建成,成为了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第三个世界经济合作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的发展壮大,其贸易量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13%。在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中,东盟已成为全球和区域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第二大办公自动化设备和通信器材,以及化工、汽车、医药、纺织、成衣等重要出口地区,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因此,东盟的各成员国也更多的参与到了全球的事务当中,并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筹码和发言权。三、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1.东盟成员国之间经贸发展不平衡,国别集中度较高东盟成员国中既有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也有像泰国与马来西亚这样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国家,更有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的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成员国之间本身就发展不平衡。中国与东盟各个成员国之间都有经贸往来,但贸易量排在前五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合计占到东盟贸易总量的91.3%,而其余五国则占比很少。东盟国家中,从中国进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难看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中,国别的集中度较高。究其原因是成员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其在与中国经贸往来上的不平衡。2.东盟成员国内部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东南亚国家政治制度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各个民族部落众多,东盟的十个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各民族发展也差异巨大,民族、宗教、文化等各要素都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国与国之间均存有或多或少的分歧;其次,由于历史原因积怨和主权领土的纷争,造成了成员国之间局势的不稳定性,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政策协调上的一致性,从而也影响了中国——东盟之间的广泛深度的合作。3.西方国家干预与“中国威胁论”的泛起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返亚太,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打破了南海的平静,也给东南亚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结束反恐战争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心又开始重回大国竞争,并视中国为全面挑战美国的主要威胁,加强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兵力部署随即成为美军全球战略的首要任务。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通过干预别国内政,鼓吹中国威胁论,试图抑制中国的崛起。同时,美国逆全球化,挥舞关税大棒,开启贸易保护主义,搅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破坏了东南亚国家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的策略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自贸区内各国协调发展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要素禀赋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在产业结构和要素禀赋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应加强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过程中的协调,充分利用成员国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行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整合,协调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逐步在区域内构建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扩大与加深区域内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互利合作的关系,积极促进双方基于产业和要素禀赋的合作。同时,双方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调机制,推进区域互信机制的建设,利用各自国家的发展优势,寻找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避免恶性竞争,使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利益能均衡分配。2.尊重东盟共同利益,通过谈判磋商化解摩擦与矛盾由于东盟国家间民族,宗教,文化,政治都不相同,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成员国之间会有分歧与矛盾。这种分歧和矛盾是东南亚国家间交往时客观存在的,是正常国家间关系难以避免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南亚国家应当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彼此分歧,而不应该使双方的分歧政治化,扩大化,影响双边的全局关系。无论是领土争端,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双方都应秉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态度,开展对话与沟通。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可以暂时搁置,等时机成熟后,再加以妥善解决。在经贸争端问题上,可以建立中立的协调、仲裁机构来解决,统一市场与各国利益可能会产生的冲突,通过各方谈判磋商,化解摩擦与矛盾。各方应把握共同利益,共同促进经贸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3.加强抵御西方干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国家应认识到,中国的迅速崛起,不会给地方区域性稳定造成威胁;同时,会促进东盟之间的交流合作,加速该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国——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东盟各国应明确西方国家的意图,加强抵御西方的干涉,让整个中国——东盟增强凝聚力,形成新型的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力命运共同体。五、结束语东盟国家是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参与者、受益者。然而在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复苏,美国违反现有国际贸易规则,肆意向中国大幅加征关税,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动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民营企业。这不仅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和人民利益,而且破坏全球和地区产业链,也波及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威胁到基于规则的多边自由贸易体系。面对这种环境,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着力加强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考文献:[1]孙金彦,刘海云.“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6,(06).[2]侯铁珊,宋岩.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关指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07).[3]王勤.当代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格局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4]鞠建东,余心玎.全球价值链研究及国际贸易格局分析[J].经济学报,2014,(02).[5]王静,孙喜勤.中外学者谈中国-南亚合作[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03).[6]张建中.后危机时代中国与东盟的外贸发展趋势及贸易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1,(05).[7]吴金平,赵景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J].亚太经济,2009,(03).[8]谢锐,肖皓.基于技术分类视角的中国—东盟出口结构相似度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01).[9]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03).[10]赵壮天,雷小华.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及对南亚合作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3,(07).

文章来源:《经贸实践》 网址: http://www.jmsjzzs.cn/qikandaodu/2020/0529/338.html

上一篇: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经贸增长的效果 ——
下一篇: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近期有哪些经贸热点值得

经贸实践投稿 | 经贸实践编辑部| 经贸实践版面费 | 经贸实践论文发表 | 经贸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贸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